這是一個,關於2012年03月01日的故事......
我是一個普通的學生,在填鴨式教育下,彷彿上學是為了考試,考試是為了上高中(高職就弱掉了),上高中是為了念大學………
念完大學呢?
我不知道。
個性晚熟,對未來雖樂觀但沒規劃,靠著小聰明考大學時,還真的讓矇到一所私立前段的大學,念的科系很文科--社會工作系,選擇的原因是「在社會工作不是很棒嗎?非常實用」。
真不知道為什麼當初高中老師都不好好輔導一個對未來沒規劃的迷途羔羊,或許分數出來的,高中老師的責任就告一段落吧!
進大學後發現科系不符合期待,但也不打算輔系或雙主修,迷上了桌球,大學四年除了交女友和打電動外,其他時間就是泡在桌球室內,成績只求all pass,專業技能根本拋在腦後,拖延症的我並不是沒有意識到危險,只是一再跟自己說,明年再好好想想,明年再好好想想,一年又一年,就這樣畢了業,當完了兵。
然後,真的得開始面對工作了。
對於不知道自己興趣、專長、目標的文科生來說,「企劃」永遠是104上被塞滿各式履歷的職缺,因為從小就愛玩遊戲,選擇的「企劃」也是先從遊戲公司找起,還真的莫名其妙的進入了一間香港商遊戲公司。
在香港商遊戲公司裡面,看到了夫妻總經理間各種惡鬥、監視員工、不信任彼此、打壓對方的職場鬧劇,但也從中讓我接觸到了原來「遊戲企劃」是這麼一回事,但因為公司氣氛太差,加上初期什麼都不會,出了不少包,副總遲遲不肯讓我過試用期,在當年政府推出22K下,我回到了母校的生涯發展中心,擔任「行政助理」。
回母校工作的好處,就是像一個公務員,非常規律,主要工作就是幫忙中心舉辦講座,有兩個好處,一個是可以持續磨練活動企劃的工作技能,從找講師、聯繫、對外宣傳、作海報、想文案、事後問卷分析、結案、費用核銷等等,讓我對活動的流程變得非常清楚,另一方面邀請業界專業人士來學校演講,旁聽的我也漸漸對自己的職涯有更明確的目標與想挑戰的方向,「企劃」這條路似乎值得我持續嘗試。
這過程雖然有目標,但內心卻揣揣不安,主要是學校的安逸,讓我捨不得脫離這舒適圈,加上自己專業不足,先前遊戲公司只待了半年,自己都懷疑如果真的離職,是否在業界能夠適應?因此,當時我跟自己說,如果不趁著還年輕出來證明自己,隨著時間的流逝,真的就只能一輩子待在學校了,確立目標後,便開始閱讀行銷企劃書籍、參加課程並考取行銷企劃證照,讓自己在求職時更有競爭力。
2012年的2月,我成功的應徵上了一間已上市櫃的遊戲公司的企劃,離開學校前,中心的夥伴寫了張卡片給我(提供的圖片),我將卡片貼在牆上,卡片上的每一個人、每一個字,都是在我對還在摸索著未來時,給予我很大支持的夥伴,也交會我很多東西,讓我更有勇氣與能力面對未知的未來。
2014年,進入遊戲公司2年,以幾乎是企劃界最快的速度升上了主任,承擔了管理職責,35歲前成為高階經理人,已是我堅定不已的心念與目標,雖然我不知道能不能作到,但對未來我已不再惶恐,我會帶著每個人對我的期許,大步,且堅定的,走下去!
(註:以上故事中Mr.6僅做了小幅度錯字、斷行、標點符號等微幅編修,以完整保留原作者之原始訊息,作者若需修改或下線撤除請與我聯絡)